备课时,看到这样一段文字:母蟹对小蟹说:“你不要横爬。为什么不直着走?”小蟹道:“妈妈,请您亲自教我怎样直走,我将照着您的样子走。”可母蟹根本不会直走。这个小故事让我有写这篇文章的冲动。
课堂上有时会看到那么一个孩子:疲倦地斜坐着,萎靡不振,满眼血丝,哈欠连天。下课谈话,孩子说昨天睡晚了,究起原因,说写作业写晚了。我不相信那么点作业会让他如此熬夜。于是和家长交流,提醒其关注。过几天再问,原来孩子最近迷上了打网游——手机不离手,怎么教育也不听,反而越来越叛逆,脾气也越来越暴躁。 平时作业一旦应付完成,就会理直气壮地拿过手机。甚至不惜熬夜,趁家长睡熟,偷拿过手机躲在被窝里整夜鏖战。周末、放假,家长更是不能干涉。如果强制没收手机,就会哭闹,甚至摔门而去。“老师,您和他谈谈吧!”“老师,我实在管不住他了!”“老师,现在这孩子咋这样啊......”爱子心切的家长,话里充满了心酸和焦虑,听着她的不知所措,感受着她的束手无策,我只能安慰说:“这种现象很平常,关键是要我们用爱和智慧去引导。”然后,我问她:“你平时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吗?”“......现代社会,哪里离得了手机啊!转账、购物,再说,我还做着微商呢!......”听得我无奈又压抑。
这让我想起前年儿子沉迷网络游戏的情景,并比她的孩子好到哪里去,甚至偷偷去过网吧......那时我也是百般痛苦,恨铁不成钢。后来细细品味“父母是孩子的镜子,孩子是父母的影子”这句话,我开始认真反思:孩子的网瘾怎么来的?脑海中浮现一幕幕情形:老公回到家就打开电视,拿起手机刷朋友圈,玩游戏。即使吃饭时,睡觉前,也是机不离手。我呢,关注公众号、购物,虽然有时是为了工作。儿子放学后与我说句话,我也是嗯哈应付,眼不离机。等孩子迷上游戏时,我就严厉地斥责,大道理一套套脱口而出,没收手机,禁止他开电脑,和他约法三章。以为这是为他好,这是爱他的表现------殊不知,我们才是他沉迷于网络的引路人啊......后来我和老公定了规矩,为了帮孩子戒掉网瘾,多陪孩子读书、散步、聊天,在孩子面前绝不用手机娱乐、游戏。有时我正在用手机工作,只要听见儿子放学回来的声音,我就立马中断工作,手机调成黑屏,拿起书;有时周末需要工作,当着儿子的面儿,我就说明我需要发信息,我要通知家长一些事,我要鼓励下班级读书的孩子......让儿子知道手机不是游戏机,它是我工作的用具。老公也删了手机晋级游戏。我们以身作则给儿子树立了好榜样,渐渐的,儿子的网瘾也戒掉了。这正应了我们的老前辈孔子说的那句话: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
当我把我们和儿子的事情说给这位妈妈听,她也恍然大悟。本来愤愤不平的情绪瞬间被惭愧、内疚所代替。我想她一定和我一样,终于明白:爱,其实是一场自我教育。
(语文组:倪红静老师)